“数学天才少女”姜萍确认作弊!到底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打竞赛?
“数学天才少女”姜萍确认作弊!到底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打竞赛?
今年夏天,有个17岁中专女生火了一把。
她叫姜萍,来自农村,在江苏省涟水中专学校读书,在阿里举办的全球数学竞赛中,拿了个全球第12名,轰动一时,被认为是数学天才。
但现实挺打脸。
11月3日,竞赛组委会声明,姜萍的老师王润秋在预赛帮她作弊了。当然,这事儿犯错的不止他们两人,还有很多人和机构都牵涉其中。
国际竞赛,对于学生确实很重要,特别是对那些想申请名校的留学生。
想要在申请中脱颖而出,除了学习成绩要优秀,各种也成为申请名校的有利条件。
近年,很多留学生申请英国G5中,参加国际竞赛成了常见现象,这甚至被视为进入名校的“必经之路”。
国际竞赛的成绩,不仅是学术能力的证明,还展现了学生的学术热情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
参加国际竞赛,可以提升学术背景和竞争力,展示你在某一领域的专长和软技能,这在申请学校时超级加分,还能帮助获得奖学金或学费减免!
什么样的学生适合打竞赛?
首先,学有余力。成绩稳定,像托福、SAT这类标准化考试已达到一定水平,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竞赛中去。
其次,对某个学科或比赛特别感兴趣,愿意主动探索相关知识。
最后,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,能够应对比赛中的各种挑战。
如何选择“含金量”高的竞赛?
判断学术竞赛的含金量,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标准:
①获奖比例:
含金量高的竞赛,千里挑一,尤其是那些顶级奖项,比如AMC的DHR奖或者HiMCM的杰出奖,获奖几率低到1%以下,能拿上的都是牛人中的牛人。
②选手分布:
如果一个比赛吸引的选手来自五湖四海,甚至全球各地,那这个比赛的影响力和含金量肯定不低。就像IMO、IChO,都是世界级的选拔,能参加的都不是一般人。
③竞赛级别:
能跟大学赛事接轨的国际比赛,系统更完善,难度层次也分明,含金量自然就高。
比如说HiMCM就对应着大学的MCM/ICM,USACO则是大学生ACM ICPC的前奏,参加这些比赛,能充分展示你的学术实力和竞争力。
当然,主办方和评委的名声也很重要。
选竞赛的时候,得综合这些因素,找个真正适合自己,又能提升学术背景的比赛。这样,你才能在竞赛的路上越走越远,越来越闪亮!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领尔思国际教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