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给孩子抢名校,超1/4英国家长这样“作弊”(附低成本突围指南)
据Zoopla的最新民意调查,超1/4伦敦家长承认“撒谎”,并使用制度漏洞,让孩子进入喜欢的公立学校。
当我们还在羡慕”快乐教育”时,英国本土家长早已陷入教育军备竞赛。
打算送孩子去英国低龄留学的家长,如何在这种激烈的教育竞争环境中,为孩子做出最合适的选择?值得深思。
一起来看看,英国家长们的“作弊”手段背后,隐藏着哪些不得不面临的困境,以及我们该如何避免走进教育“内卷”的怪圈。
数据显示,约有30%的家长会在申请公立学校时,通过虚报地址,帮孩子获取入学资格。在伦敦,这一比例更高,达到了47%。
换句话说,几乎一半的伦敦家长,在通过这种“灰色手段”让孩子上好学校。
背后正是因为,英国的学区划分非常严格——家长必须住在某个学区内,才能让孩子进入附近的公立学校。
为了给孩子争取一个好的学校位置,很多父母不得不选择“租房”来获得学区入学资格。
很多父母会主动宣称自己是某个教堂的常客,甚至虚构家庭信仰,为了让孩子进入宗教学校。
还有些家长,通过租房、捐款等方式为孩子争取入学资格。特别是在伦敦,学区房的需求非常高,价格也水涨船高。
很多家庭,会选择在孩子入学前租一套学区房,即便他们并不打算长期居住。还有一些父母,会向学校支付巨额“自愿捐款”,获得优先入学的资格。
英国家长们的这些做法,也显示出,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,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。
英国近年来的教育政策,尤其是税收和学费的调整,也使得私立学校变得更加昂贵。
导致许多曾经选择私立学校的家庭,转而选择公立学校,加剧了公立学校的入学竞争。
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,选择合适的学校才是最重要的。总是盯着排名或名校,而忽略了孩子的实际需求,结果往往适得其反。
好的学校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,学校是否能满足孩子的兴趣和特长。择校时,除了看升学率,也要看学校的教学资源、课外活动、教师水平等因素。
英国有许多优秀的公立学校,不一定是那些排名最高的学校。最适合孩子的学校,不一定是最热门的学校,而是能够最大化孩子潜力的地方。
择校中,家长要清楚自己孩子的个性,选择一个既能让孩子快乐成长,又能提供学术挑战的学校。
家长应当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,让孩子学会在压力中找到平衡,既不放弃努力,也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。
与此同时,家长也需要学会减压,不要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。
家长可以从小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英语原版书籍,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。阅读不仅能帮助孩子提高英语水平,还能开阔他们的眼界,提升思维能力。
EPQ是英国高中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学术项目,它不仅能提高孩子的独立研究能力,还能增强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。
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前了解EPQ的要求,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,为未来的学术竞争做好准备。
去英国留学,除了语言和学术挑战,文化适应也是一大难题。家长要帮助孩子提前了解英国的文化,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领尔思国际教育